面案上的时光舞者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18:25  浏览量:1

太原清晨,位于桃园四巷的老太原主食坊里,油酥的香气丝丝缕缕穿透晨光,氤氲在古旧的梁柱间。案板前,刘鹏的双手如飞鸟般舒展,一团寻常的面团在他指尖苏醒、延展、蜕变。那双手仿佛被时光赋予了魔力,面团被抻开,拉长,再抻开,如此往复,直至幻化为1024根比发丝更纤细的银线,轻盈地盘旋、蜷曲,如蛰伏的蛟龙。最后,这精微的面之艺术在热油中定型,化作盘中一捧酥脆如雪的“一窝丝”——这不仅是山西面食极致的舌尖美学,更是古老晋商魂灵在烟火灶台间的重生。

1997年的夏天,年仅十六岁的安徽少年刘鹏踏上三晋大地,成为江南餐饮集团面点房里最沉默的小工。案板前,他日复一日地揉捏着面团,指关节在年复一年的捶打中悄然粗粝。从上海师傅沈国华、李树敏手中习得海派点心的灵秀,又在广东师傅的灶前领略广式点心的精巧,最终,他选择将根须深深扎进山西厚重的面食土壤。2007年,他正式叩开国家级龙须拉面非遗传承人韩建忠的大门,自此,山西面食的魂魄真正融入了他的血脉。
十年磨砺,锋芒终现。
2007年,太原市烹饪大赛,初露峥嵘的面点组特金奖与“十佳面点大师”称号,宣告了他厚积薄发的实力。
2009年,山西省第五届烹饪技术大赛,他再夺中式面点特金奖,同时将“山西省十佳面点师”的桂冠收入囊中;同年,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的个人面点项目金奖,以及山西省劳动委员会授予的个人一等功,则是对他炉火纯青技艺的至高认可。
2010年,上海世博会的聚光灯下,他受省政府委派,率队出征。在焦灼的研发中,他与团队最终创出爆品“老醯儿三丁面”——吕梁黑山猪肉的醇厚、南方春笋的脆嫩、上等香菇的鲜香,在山西汾酒的催化下激荡交融,再以老母鸡棒骨熬制的高汤托底。六个月的世博会期间,日销千碗,全国前三,这碗面承载着家乡的荣光,也赢得了省政府的高度赞誉。同年,他更收获了上海世博会“月度冠军”的闪耀勋章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“三晋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
他的脚步从未停歇。2011年,“劲霸杯”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面点金奖再次证明了他的创造力;同年,他代表中国烹饪协会远赴东瀛,将山西面食的魅力播撒异邦;浙江卫视《爽食赢天下》的镜头前,他从容地教偶像组合飞轮海体验拉面的神奇,美食的烟火气与明星的光环奇妙交融。2013年,他应国家商务部之邀,在美食周活动上技惊四座,省商务厅为此特颁“个人突出贡献奖”;2025年,面食技艺交流的版图又扩展至马来西亚。从百年老店林香斋的面点掌舵人,到迎春楼广东酒家的面点总监,再到太原面食店饼屋总经理,每一次转身,都是对传统与创新的深耕。2022年6月,他亲手点燃了属于自己的薪火——“老太原主食坊”正式开张。
此刻,老太原主食坊的案板前,他正与时光共舞,向面团注入生命。他指尖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,却又蕴含着千锤百炼的从容韵律。“揉、醒、溜、抻、卷、煎”,六道工序,环环相扣。最令人屏息的,是那抻面的瞬间——面团在他手中被赋予了不可思议的延展性,拉至1024根细丝,每一根都细若游丝,却根根分明,柔韧不断。这不仅是力量与技巧的完美结合,更是心与面的无声对话。当那如金丝盘绕的饼坯滑入油锅,滋滋作响,升腾起诱人的香气,最终烙成一片片色泽淡金、入口即化的酥脆奇迹。

“一窝丝”的传奇,可溯至千年前唐人寿宴上的“汤饼”,在明末清初成为晋商巨贾宴席上的璀璨明珠。乔家宴请巡抚的菜单,便曾郑重记下它的名字;1958年,晋阳饭店胡世年大师更凭此摘得全国桂冠。而今,这缕金丝在刘鹏手中焕发新生。商务部机关服务局的感谢信中,曾盛赞他“精湛厨艺、娴熟技法、精彩表演”让山西味道惊艳京城。

徒弟表演

案板上的面粉如同时光的雪,落满刘鹏的双肩。这位80后非遗传承人,掌心承托的何止是千丝万缕的面线?那是晋商流转千年的智慧微光,是黄土高原深埋的味觉密码。当酥脆的“一窝丝”在齿间化为齑粉,麦香弥漫,我们恍然看见:真正的传承,正是这样将古老精魂化入市井烟火,让每一缕面香,都成为时间无法吹熄的星火。